8月1日,山東水投黨委以“八一建軍節”為契機,向各基層黨支部征集了“員工與老兵的故事”,各黨支部踴躍投遞,讓我們隨著這些照片和講述一起聆聽。
富華錦河黨支部
黃瑩與爺爺黃殿文、父親黃貴友的故事
我的爺爺黃殿文,1948年在沈陽軍區軍馬調教團服役,是第一批跨過鴨綠江的抗美援朝老兵,父親說爺爺在渡江時遭到了敵軍的突襲,險些溺水,在給前線給養時與十名戰友遭遇從天而降的炸彈,最后只有三個人爬了起來……,“弘揚革命光榮傳統 爭取更大光榮”是他們那個時代真實寫照。
每每聽到爺爺的故事,仿佛看到爺爺目光堅毅的沖殺在硝煙彌漫的朝鮮戰場,而我,作為他的孩子被這深沉的家國情懷深深感染??姑涝瘧馉巹倮貒?,爺爺被分配到包頭鐵路局,但他選擇回到家鄉,建設家鄉。
1978年,爺爺又把父親黃貴友送到87401空軍部隊服役,父親服役期間得到兩次嘉獎。
山東科環黨支部
李夢琦與爺爺牛立起的故事
我的爺爺名叫牛立起,于1976年1月入伍,服役于青海省解放軍89346部隊。當兵六年,在部隊榮獲個人三等功一次,優秀士兵三次,個人嘉獎兩次。
我小時候喜歡看軍旅電視劇,向往這種生活以及經歷,沒事的時候去我爺爺家,爺爺就給我講述他以前當兵的經歷。從小時候開始講,慢慢的講到了我成年?;叵胍幌?,雖然有很多故事與情景是重復的,但是重復不了的是爺爺對軍隊的那種熱愛和尊重。他們那個年代當兵跟我們這個年代基本不是一個概念,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都已經奔小康,去當兵都是做客車、火車甚至有的還是坐飛機去,而他們那個時候只有條件好的才是火車,根本沒有飛機這一說。
他的經歷對我影響很大,更加奠定了我去當兵的思想,于是到了法定服役年齡,我按照正規流程報名、體檢、再體檢,直到拿到入伍通知書的那一刻,我第一時間拿給爺爺看,爺爺看著我的入伍通知書眼里含著淚花。我知道,那是爺爺對通知書的尊重,也是對我的肯定,從此就開始了我的軍旅生涯。
“口述歷史”既是對珍貴史料的挖掘傳承,也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鮮活資料。山東水投黨委將把此次征集活動作為重要文化載體留存,以此傳承紅色精神和黨的光榮傳統,將愛黨、愛國、愛軍的情感厚植于每一個人的心中,讓黨史、軍史深入人心,用活紅色資源,更好地傳承紅色精神和黨的光榮傳統。